- 最后登录
- 2018-4-21
- 在线时间
- 2310 小时
- 荣誉
- 460 星
- 注册时间
- 2016-3-4
- 积分
- 8287
- 帖子
- 8846
- 主题
- 1225
- 精华
- 0
- UID
- 2473017
   
- 精华
- 0
- 积分
- 8287
|
发表于 2017-10-30 16:18:11
|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亚特兰蒂斯 于 2017-10-30 16:35 编辑
新能源国家实验室 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明确提出的要争取的第二个国家实验室。
获批的竞争优势:
1、筹建时间较长,起步早。新能源国家实验室源于磁约束核聚变国家实验室(后来有段时间又改叫科学岛国家实验室),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。
2、依托数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科研设施具有绝对优势。核心依托科学岛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超导托科马克、强磁场、聚变堆主机、大气环境探测等装置,外围可以依托三大光源装置(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在布局的)
3、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,科学岛+科大在磁约束核聚变领域科研经费占据了绝对优势。
4、占据天时地利,正值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之际,安徽省和中科院也比较支持。
5、目前尚未出现强有力的竞争者和对手,从聚变堆主机项目建议书答辩情况来看,科学岛还是PK掉了其他竞争对手。
6、科学岛联+科大,并携科学院其他研究所,申请这个国家实验室还是最具有优势的。
系统谋划,明晰建设路径。科学的建设路径是实现科学中心建设的基本遵循。9月7日,省委、省政府、中科院联合印发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(2017-2020年)》,明确了科学中心建设的“2+8+N+3”的时间表、路线图。“2”就是指争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,积极争取新能源国家实验室。“8”就是指新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、合肥先进光源(HALS)及先进光源集群规划建设等5个大科学装置,提升拓展现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等3个大科学装置性能。“N”就是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,建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科学中心、人工智能、离子医学中心等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,推动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前沿研究的深度融合,提升我国在该细分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。“3”是指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合肥工业大学、安徽大学3个“双一流”大学和学科。方案的印发实施使得科学中心建设任务更加清晰,内容更加丰富。
http://ah.ifeng.com/a/20171014/6066200_0.shtml |
-
总评分: 荣誉 + 10
人气 + 10
查看全部评分
|